站长网 评论 莫让学术评价没落为以“帽”论英雄

莫让学术评价没落为以“帽”论英雄

不可否认,学术帽子承载了很多学者的学术梦想,是漫漫科研路上的一盏明灯,引导着广大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勤钻苦研。国家依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集聚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技支撑。然而,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短期逐利思维的

不可否认,“学术帽子”承载了很多学者的学术梦想,是“漫漫科研路”上的一盏明灯,引导着广大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勤钻苦研。国家依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集聚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技支撑。然而,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短期逐利思维的影响,“以帽取人”“唯帽子论”的人才评价理念不断向各地方蔓延,很多高校不深入考察人才实际科研能力,简单根据帽子多少“论英雄”;部分企业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候,借“帽子专家”充做形象代言人,提升企业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极大的损害了国家人才计划的学术公信力,扭曲了人才计划的初衷。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如此热衷于搞“帽子工程”?表明上看,这是因为人才计划的导向错位、激励过度所致,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仍过于单一化,科研人才领域还存在低层次竞争和无序流动现象。国家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初心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我们要坚定地认识到人才计划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作用,区别看待“学术帽子”和“科研贡献”,多措并举,让人才帽子回归学术本位,让学术头衔回归创新本源。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人才计划的过程管理。加快人才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建立高层次人才“科技身份证”制度,完善人才发展的“过程—结果”循环反馈机制,及时跟踪人才发展动态,对不满足评价条件的取消入选资格;其次,建议构建多元化的学术评价机制。淡化行政力量对人才计划评价结果的影响,建立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结合用人单位反馈、成果产业化价值、同行学术能力评估等方面,综合评价人才科研水平;最后,还需要引导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国家人才发展全局观,推动国内人才有序流动,建立以科研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破坏地方科研生态的科研人员给予诚信处罚。

  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而有些“帽子”的选拔、评价机制却未做到与时俱进。评选人才计划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创新能力和潜力,不能简单地以“帽”取人,要不唯论文、职称、学历论英雄,从源头上引导科研人才不再抢“帽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wzz.com.cn/html/xinwen/pinglun/2021/0528/7300.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