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
[活动]阿里云“企业飞天会员年终盛典”:新户最高可得1212元红包
作者:言咏
一则包含了女孩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的信息,在网络上被转发扩散,正在隔离治疗的她接到很多骚扰电话。除了个人隐私被泄露之外,还有对她生活方式的猜测、调侃、谩骂甚至杜撰。围绕一位新冠疫情受害者的网络暴力铺天盖地展开。“网暴”之下的成都女孩发文致歉,称她给大家带来了麻烦。成都公安机关12月9日发布警方通报,称对在微博上泄露这位姑娘个人信息的王某,已依法予以行政惩罚。“平安成都”上也刊登倡议书,要求市民不要造谣或以网络暴力的方式散布他人隐私。中央和地方官媒紧跟着发文谴责“网暴”。
但这不应该是这起“网暴”事件的句号,如果就这么翻篇,未来还将出现下一个“成都女孩”。这不是一则花边新闻,而是一起严肃的公共事件,需要追问的是与非还有很多。
首先,必须明确,这位成都女孩无需道歉。如果一个没有任何违法行为、只是不幸被传染疾病的人需要站出来道歉,那对一个社会来说,是羞辱。公序良俗何在?正义良知何在?成都女孩发出声明后,很多人表达了这样的立场,就是对这种基本价值观的共识,也是社会正义的底限所在。
舆论中也有声音认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个体应限制自身活动半径,减少“非必要行程”。比如,逛菜场、逛超市或者去上班,那没什么可指摘的;一晚上转场那么多酒吧惹出事来,不骂你骂谁?
这种观点似是而非。我们需要明晰一个态度:法无禁止即可为。拿防疫这件事来说,个体的行为,只要符合国家防控新冠疫情的规则,就是合法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选择。每个人对是否必要的理解不一样,你认为泡酒吧没必要,买菜是刚需,但不能要求别人也是同样的价值排序。更何况,酒吧、餐饮、影院这些看起来“非必要”的娱乐消费场所,背后也是庞大的从业者。如果人人都不去消费,对就业民生、经济复苏都是弊大于利。在当下国内疫情形势下,成都女孩的活动轨迹合情、合理、合法,无需被“公众审判”。
其次,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如此隐私的信息是如何泄露出来的?最初源头是警方通告中的王某吗?如果是,王某从何处获得的信息?如果不是,那更早的源头又是哪里?官方需要通过调查对这些公众关切的问题给予详细答复。涉及成都女孩身份的隐私信息以及流调中涉及隐私的部分,普通公众很难获得,大概率泄露的源头是与防疫、流调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合作方,也就是防疫各环节中的信息收集者、使用者和管理者。
这非常值得警惕,因为他们比普通公众更容易获得核心信息,也理应懂得使用这些信息的法律边界。如果知法而违法,需要反省是否违法成本过低,或者更多时候根本就不会承担法律后果;如果不知法,那需要反省这重要的一课为何缺失,是整个系统普遍的意识淡漠吗?这是比批评围观者“吃他人隐私之瓜”更值得追问之处,希望成都警方以公正深入的调查,给予关切者确切的答案。
成都女孩的遭遇不是偶发的案例,在她之前,11月份上海浦东一位感染者的个人信息也在互联网上被泄露。若再往前追溯,这样的事例很多。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某种程度上已遭遇了“社会性死亡”,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此风不可再长。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要认识到——人们向政府让渡自己的隐私,是为了防疫,而不是为了在互联网上被围观、被消费、被审视。即便是在防疫需求下,职能部门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也需要依法合规,负有保密责任。这是法治社会的底线。从防疫的角度看也有益无害,想想看,如果大家都担心被“网暴”而隐瞒轨迹或者拖延就医,是不是对疫情防控更不利?没有人愿意经历这样的曝光和审视,也没有人应该经历这样的曝光和审视。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