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什么才是优秀代码并不能杜绝我们继续写出糟糕的代码,但至少能让我们知道代码的哪里不对劲。
修订
编写代码时,我们最初所想的思路未必清晰。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第一次完成代码后,我们才能找到更适合的思路。反复阅读已完成的代码才会带来更改的空间。
从解释开始
如果我们还搞不清代码结构,那么可以试着想象一下怎样向他人解释清楚或者把逻辑思路写下来,比如“如果删除账户,那么我们需要跳过 xxx。如果 xxx 的进程还没有结束,那么……”。然后把这套逻辑翻译成代码就很顺了。
写程序时,带入人类沟通方式而不是计算机中的抽象概念要更容易。
注释
代码中的注释可以解释某段代码的用处,或者是程序结构为什么要这么写。
单单是阅读程序并不会告诉我们作者所想就是正确的逻辑。里面可能会有我们不了解的商业规则:美国境外的用户有时会把街道名写到地址栏第一行的最末尾。里面也可能有一些技术小技巧: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构造查询,从而让 Postgres 正确地优化它。诸如此类的代码细节,都是只有了解逻辑背后的背景情况下才能彻底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写的。
代码不会说话。如果我们决定跳过某些步骤,但又懒得留下注释解释为什么,过两天再回来看这段代码恐怕就真没人知道你当时在想什么了。
部分代码可能读两遍就能想明白个中缘由,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不要给自己的大脑添加不必要的负担。